发条是手表的动力源泉,指的是盘绕在发条盒内的“片状弹簧”。材质方面,早先为碳素钢,如今常见的为Nivaflex合金。但无论何种,在手表中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就是上链时发条轴顺时针转动并利用发条轴上的钩子卷紧发条,以此“储存能量”。随后,弹性力促使发条放松,这一步可以理解为之前储存的能量的释放过程。但因为发条轴已止逆,所以发条只能通过外钩带动发条盒旋转来释放能量,而发条盒的旋转自然也会带动后续啮合齿轮的运转,直至发条贴于发条盒盒壁上。
由上可知,动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条的工作圈数。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发条的工作圈数与发条的长度并不一直是正比关系,其有一个上限的存在。这是很好理解的一点,过长的发条虽然乍看之下能使得盘绕的总圈数增加,但同时也会减少发条盒内发条放松的空间。所以,单纯地延长发条以增加手表动储时间的方法,是有一个阈值的。毕竟对于机芯来说,发条盒不可能无限大。
就仅有的长动力手表来看,朗格Lange 31无疑是通过增加发条长度来实现长动力的代表性作品,它的动力储存达到了惊人的31天。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两根长达1.85米的发条,单根长度已是普通手表发条的10倍左右。更遑论,Lange 31在串联的两个发条盒中均使用如此长的发条。
当然,两根1.85米长度的发条理论上存在着诸如上链扭矩过大、动力输出不稳等问题。但这两项问题都被朗格妥善解决,前者通过外部工具予以上链,后者则是通过恒动力装置来确保动力平稳输出至擒纵系统。